新能源车涨价潮:特斯拉涨幅大,比亚迪打“闪电战”,“独苗”蔚来能否扛到最后?
2022年以来,闪电战受原材料价格暴涨等因素影响,源车亚迪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一波涨价热潮。涨价涨幅最后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潮特刚刚过去的斯拉3月已经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旗下车型涨价。 具体来看,大比打独3月初广汽埃安、苗蔚、闪电战比亚迪、源车亚迪奇瑞新能源以及哪吒等新能源汽车先后发布涨价公告,涨价涨幅最后这轮涨价覆盖面广,潮特不仅有造车新势力,斯拉也有老牌车企,大比打独有中国自主品牌,苗蔚也有合资、闪电战进口品牌。 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此轮调价涉及车型累计接近40款,涨幅在1000-30000元不等。 特斯拉涨幅大 其中,广汽埃安率先开启本轮调价。 3月4日,广汽埃安公告称,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等影响,将对旗下AION Y、AION S Plus、AION V Plus等相关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当天生效,此轮调整涨价4000-10000元不等,已签订合同的客户不受影响。 6天后,特斯拉跟上调价步伐,其3月10日公布涨价讯息,随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内,特斯拉二度涨价,Model Y部分车型的两次涨价额度累计达到30000元,而Model 3部分车型的涨价也累计达到28000元。 就在特斯拉宣布第二次涨价的同一天,比亚迪也公布了涨价讯息,价格调整的车型高达17款,涨价幅度也在3000-6000元不等。 随后的3月18日,4家车企相继公布了涨价消息,包括哪吒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和吉利旗下的几何汽车,涨价幅度在3000-30000元不等。 其中,零跑汽车旗下的C11涨幅达到30000元,不仅领涨上述四家,同时也是目前已知的所有涨价车型中涨幅最大的。 威马汽车与欧拉汽车在3月19日公布涨价信息,威马旗下的威马EX5上涨幅度也达到了26000元。而欧拉旗下的黑猫因为缺芯少电的原因在2月23日宣布停止接单,本次涨价是针对欧拉好猫(含GT版)全系列的价格调整。 随着3月23日汽车的调价公告,“蔚小理”中仅剩下汽车并未宣布调价信息,市场也好奇其能否扛到最后。 3月21日,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表态“蔚来不涨价,至少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理想旗下的理想ONE是其主打品牌,本次的调价也仅针对这款车型,调整价格为10000元。 比亚迪、五菱打“闪电战” 岚图汽车在3月24日宣布涨价,并在7天后公布了其具体的涨价详情。此次岚图调整了旗下岚图FREE的纯电版、纯电城市版和纯电版+专属豪华套装的售价,均上涨10000元。 新能源汽车的涨价也给想要入手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带来了紧张与焦虑,还有网友发文称“省钱无技巧,全凭买得早”。 不少车企从宣布到生效仅用不到24小时时间,其中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哪吒汽车、几何汽车等。五菱汽车更是不给市场考虑时间,3月23日晚间发布涨价公告,3月24日零时便正式生效,同样还有比亚迪,仅留给市场十分钟时间的喘息,便开始执行新价格。 有用户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抱怨,“油价上涨,近期正在考虑新能源车,还没定下来就突然涨价了。” 相比之下,岚图汽车与上汽荣威的“延期调价”得到了不少购车人的好评。 3月31日,上述两家车企同时公布了涨价细节,并且将于5月1日生效,给了消费者1个月的行动时间。 纵观本次新能源车集体涨价,原因均指向原材料价格暴涨,在车企未调整价格时,部分车企生产一辆新能源车的亏损甚至达到1万元。理想汽车CEO李想在3月19日发布称,“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幅度非常离谱。” 2021年,平均每个月电池级碳酸锂的涨幅约为2.2万元/吨,涨幅最快的12月,上涨幅度达到了7.1万元/吨,而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仅为5万元/吨。截至目前,碳酸锂价格已经突破了50万元/吨,今年以来涨幅已达到87%;镍价从去年底的不到15万元/吨,涨至今年3月最高点30万元/吨;钴的价格也从2021年初不到30万元/吨,涨至现在约50万元/吨。 同时,而动力电池所要用到的隔膜、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电池相关原材料均有不同幅度的价格上涨,上涨幅度基本都在100%以上。譬如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也占据了动力电池的大部分成本,价格翻了一番,也为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带来更大地成本压力。 价格涨 销量增 在车企纷纷涨价的同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新能源汽车涨价非但没有“浇灭”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反而在终端市场出现了“抢订”现象,不少车企新车订单交付时间已经排到三四个月以后。 从目前已经公布3月份销量数据的车企中看,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3月销售15414辆,同比增长202.12%,环比增长147.6%;哪吒汽车售出12026辆,同比上涨270.49%,环比上涨69%。 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造车新势力上,老牌车企比亚迪汽车宣布涨价后的第二天,就在全国收获了近3万张订单。3月30日,比亚迪方面表示,目前公司累计未交付订单量达到40万辆,并且仍在逐月增加。比亚迪汉EV和汉DM系列涨价5000元,3月中汉EV的单车销量破万,且汉DM环比大增524.9%,同时比亚迪全系销售达到104338辆,成为目前已知的新能源销量之最。 有相关汽车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特斯拉的两连涨后,不少消费者担心新能源汽车价格会持续增长,所以抢先下了订单,将价格锁定在了未增长之前。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引发了行业高度关注。 今年年初,乘联会曾预测,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虽然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但未来原材料的问题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建议,车企可以通过提升产品技术指标,提升单车规模销量以降低成本,改善电池供应商结构等多方面应对成本上涨。 3月25日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也有不少车企代表提出原材料的问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则建议产业链上下游要一致协同,共同分担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增加。
- 最近发表
-
- 百度高管解读财报:Apollo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现阶段收入贡献很小
- 俄乌新一轮会谈将在土耳其举行,泽连斯基:谈判中完全不会讨论非军事化等问题
- 海昌海洋公园去年同比扭亏,出售公园轻资产路线走对了?
- 美媒:俄乌冲突或致今年全球汽车销量下降2%
- 收评:港股恒指跌1.31%美团大跌8% 中字头领涨港股通标的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40个收入同比增长 前2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5%
- 融资规模腰斩!今年来定增遇冷,基金参与热情大减,近四成项目最新股价低于定增价
-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南太多元合作,堪培拉挡不住
- 8月30日美股成交前20:AMD称将推出全球最快游戏处理器
- 中创新航降价换份额盈利靠补贴 原料涨价大客户集中欲冲刺IPO
- 随机阅读
-
- 最高面额20万!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券来了
- 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六大机遇
- 港交所公布未来三大战略,拟于今年建立全新试点数字资产交易平台“Diamond”
- 国机集团:将廉洁文化宣传延伸至境外机构项目
- 记者探访|北京朝阳超市货架满满,菜肉蛋奶价格稳定
- 长城汽车2021年营收1364亿元 净利润超67亿元
- 化肥板块飙升逾5%,农业股批量涨停,A股“一年之计在于春”
- 融创内部人士:公司整体资金紧张,所有员工2021年没有拿到年终奖
- 非盟感谢中国支持加入G20!“像中国这样对非洲践行承诺的国家屈指可数”
- 德银:收购缤特力“并不便宜” 维持惠普“持有”评级
- 1200mm折返 佳能申请3支超远摄镜头专利
- 央行连续三日千亿级逆回购,4月降准可期?
- A股突破5000家:不仅仅是量增,更是质的飞跃
- 信用债风险形势明显改善 二季度3万亿元债券到期 信用风险将无虞
- 首单“数字经济”主题债券在深交所落地
- 涉嫌单位行贿罪的子公司投标接连失利,金时科技1.83万户股东或已“麻木”
- 热门中概股周一多数下跌 哔哩哔哩跌超8% 京东跌超6%
- 建设银行:2021年不良贷款率1.42% 上年同期1.56%
- 梅津斯基:乌克兰放弃加入任何军事联盟
- 加息预期重演反弹杀手? 成交量低迷成美股短期隐患
- 搜索
-